蒐集各種自由工作難題的系統思考思維模型,經驗萃取成即戰力的企劃、具體錦囊與實用攻略
邁向財富自由時,存錢儲蓄常見的迷思
邁向財富自由時,存錢儲蓄常見的迷思

邁向財富自由時,存錢儲蓄常見的迷思

儲蓄是邁向財富自由中最基本中的基礎。能存下多少錢可以養成每天的習慣。儲蓄能讓我們學習在現在與未來的時間維度中取得平衡。 

自律是自由的基石

自由的來源來自於自律。很多限制讓我們很自由,這看似矛盾的表象,其實代表著我們對自由的誤解:多年來我們對自由的定義是自由自在,想做什麼做什麼,然而事情一旦過多便物極必反。過多的選擇反而讓我們認知癱瘓,反而對選擇更為焦慮,不如規定自己在某一框架中僅能三選一,這樣還比較快樂。 

財富自由的基石來自每日存錢。無論妳/你今天賺了幾千萬幾億,沒有存下來一切都是假的。 

儲蓄前得先確定一個合理的目標。很多人明明一個月月薪僅有3萬塊妄想一年存30萬,這就是不切實際。在台北一年存個10萬是比較合理的目標。 

並不是說30萬是做不到的,這反而告訴我們不該省吃儉用,而是逐步提升自己的收入。如果有辦法讓自己一個月賺5萬,每個月控制自己的實質消˙費在2萬,的確有辦法存到3萬;如果一個月賺10萬,一個月就很有機會存到6萬。 

一旦妳/你月收入10萬起跳,不要妄想自己一個月只花2萬,畢竟要維持一定的社經地位,基本的飯局、外在開銷少不了,不能在用3萬的花費思維看10萬。 

存錢不是當苦行僧

儲蓄是自我紀律的練習。要知道自己要存多少錢,攤提在每個月一定要把這些錢留下來,這很累又感到很羞辱;當看到他人在吃喝玩樂,自己只能默默地把這些誘惑轉成儲蓄帳戶的數字,這真的很不好受,我們只能當苦行僧嗎? 

我們每個月的消費都至少分成三種:生活費、急用金與儲蓄帳戶。

儲蓄的過程絕對不是痛苦的。我們規劃一定額度的生活費,所有的花費都必須由「生活費」這個帳戶中提撥,該花多少就花多少, 

設定自動轉帳的對自動增長的儲蓄帳戶非常重要。我們可以設定每個月自動扣款成美金帳號到海外Vangaurd World Stock ETF,截至2021年年化報酬率有9%,每個月把錢先存到美金帳戶,再分批進海外證券商。 

投資前首先提升自己多元收入的整體綜合能力

為了每個月至少存下數萬元在美金帳戶,我們每天專注於提升自我收入的知識與技能反而比起研究投資更為重要。畢竟投資帳戶內沒個500、1000台幣,根本滾不出什麼錢,也千萬不要相信那些剛開始丟錢進去賺個10倍、20倍。提升自己的收入綜合能力,穩健放入全球ETF才是一般人的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