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集各種自由工作難題的系統思考思維模型,經驗萃取成即戰力的企劃、具體錦囊與實用攻略
如何做好「逆向工程」邁向卓越?
如何做好「逆向工程」邁向卓越?

如何做好「逆向工程」邁向卓越?

身處各領域巔峰人士都有個共通點: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對引入新的觀點、不一樣的思維模型和更多解決方案抱持的求知若渴永不滿足甚至十分貪婪的心態。就像一直挑戰高山登頂的專業登山客是不可能只滿足爬上眼前高山的。要持續爬上巔峰就得一路上辨識出值得打磨精通的概念,升級必備技能,也在把自己逼到能力的極限圖求進步。她/他們會問的問題不會是「要怎麼複製別人的成功?」而是「我怎麼把那些成功公式轉變成屬於我的獨特公式?」

沉浸心流一路上朝著該領域的卓越之路邁進,最關鍵的莫過於「逆向工程」思維,以下是破解別人成功的工具套件:

01、練習問具體的好問題

知識是個雙面刃,專家對外行人感到無知是無知的(好繞口)通常不是個好的入門引導者。要偷學幾招就得先準備問題,先花10小時閱讀該領域10本入門書,至少把大綱和基礎名詞搞清楚。把學問的架構和名詞之間不清楚的地方以及能產生什麼好處列一張表拿去問專家才有辦法得到正向有效的回饋。

交談時請專家自我揭露當時入行的經歷、行事過程,面對該領域的疑難雜症是怎麼思考的。

不僅是專家能有效果,完全外行的零經驗人士有時候效果更大,例如漫威一系列的電影每部都用不熟稔超級英雄的導演,對漫畫沒概念的人才有辦法引入獨特觀點讓系列電影與影集都有所不同。

02、習慣對答案隨時紀錄,蒐集範例

辨識出別人的卓越之處,可能先自行做一遍然後跟對方的行為結果對答案。最常見的場景是剛入門新領域當小菜鳥,先把專案想一遍後擬定出企劃跟很強的老闆提案,被打槍罵得狗血淋頭都是工作日常,重點不是被情緒化的對待,而是自己想的跟對方一定有很多差異。通常老闆是不願意解釋背後的為什麼,我們先把差異處全部紀錄下來不用急著搞懂,對方不解釋不用氣餒因為世界這麼大一定有人懂,想辦法找到可以問的人,世界上好人這麼多一定有人願意解答(比如我,哈哈)逐步追上落差後就可以再找下一間公司升級練等了。

03、習慣蒐集範例並分類歸檔

習慣對答案紀錄落差外,也建議養成習慣蒐集行內重要的範例。文案作家每天的工作一定看到好的文案標題就先收到筆記本,或是路上有趣的廣告詞當場拍照,再不行就錄音講到當場聽到看到的;設計師會蒐集各種 CIS 品牌識別系統;商業顧問會蒐集各種企劃書與提案簡報範本。收藏久了自然而然能形成自己的知識宇宙。

為了方便回想容易提取,這些範例可以用卡片筆記來增加註記詞,跟之後會調用情境有關的關鍵字可以先整理好。

04、上升一個維度用架構思考

欣賞一個例子都是從架構延伸出來的。我們看到有趣的工具書會看目錄與故事-論點怎麼鋪陳的;廚師一定把菜色變成食譜;作曲家就是樂譜;網頁設計師一定有網站地圖。

其實這些都是「維度」,就像我們每天用 Google 地圖先放大地圖看相對位置後,再仔細看街道巷弄街景圖一樣,見樹要先見林。在 word 上寫作有個大綱模式,好的作品都會發現一些特定模式。

05、不抄襲,先模仿一部分添加自己的改變

別人的成功幾乎無法 100% 複製,也會落入缺乏創意的罵名,失敗的可能性更高。況且局勢都在改變,今年客戶喜歡一個口味,明年還是會買單同一菜色?除了經典款之外也要持續開發新的路線,也就是運用其他領域所謂的成功公式套在其他領域應用。

06、接納目標與現實落差

看著達人的優秀表現會心理不平衡,也是讓自己開眼界認知到要怎樣的表現才是符合標準的。一般人目前鐵定是無法達到該標準,會傷心難過感到挫折都是正常的。光是認知到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本身就是業餘和專業的分水嶺。

07、冒險的風險管理

冒險是必要的,卻不必押身家。做新嘗試是一定有辦法找出失敗代價極低幾乎 nothing to lose 的程度。測試自身構想就引用 MVP 最小可行性產品的概念;想設計一個新服務就花個一小寫一篇發布新聞稿到處貼在平台或論壇看誰有興趣,比如我在開發第二曲線:興趣變現諮詢服務,文案直接丟進市場獲得不錯的反應。不用真的花大錢做市場調查或搞出產品,光是寫了一篇虛擬的新產品發佈新聞稿、虛擬某種服務的 landing page 一頁式銷售網頁、文案、提案/企劃就能試試水溫了。

失敗成本降到微不足道便能讓人有玩玩看的心態,也更願意冒險。

08、用元素的參數觀察變化

運用第一性原理拆解成基本元素,每個元素都有參數可以追蹤。這類似籃球比賽最重要的是各自的分數,從得分回溯可拆解籃球員的戰術、動作等等來破解得勝的路徑。而成功路徑都是由每個元素的參數組成的,運球是個參數,團隊合作此類質性議題也能用參數來表達。適當的目標在觀察參數後能提供整體反饋,前提如第一點所言還是要習慣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