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創作的核心問題
我們都知道「內容為王」,但對於個人創業者、自由工作者或需要日更內容的自媒體人來說,時間才是真正的資源。當你還有其他工作、客戶或項目要處理時,該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寫出既有價值又能吸引讀者的內容?
這篇文章不談「靈感爆發」或「慢工出細活」,而是直接給你一套高效寫作的方法,讓你能夠在有限時間內穩定產出優質內容。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步:確定內容價值公式
內容的價值 = 解決問題的程度 × 可執行性 × 獨特觀點
換句話說,你的內容越能直接幫助讀者解決問題、提供具體可行的方法,並且帶有你的獨特觀點,就越具價值。這是我們寫作時唯一應該關注的核心。
如何快速確定內容價值?
- 找出讀者的問題:如果你不知道要寫什麼,那就從讀者的需求開始。
- 掃描社群媒體、論壇(例如Dcard、PTT、Facebook社團),看看人們在問什麼問題。
- 使用Google相關搜尋、AnswerThePublic,看看大家常搜尋哪些關鍵字。
- 回顧你的私訊、留言、客戶詢問,哪些問題反覆出現?
- 確保內容可執行:
- 別寫「如何提升生產力」,改成「每天寫2000字的3個方法」。
- 別寫「如何變聰明」,改成「每天只花10分鐘提升記憶力的方法」。
- 加入你的獨特觀點:
- 你的經驗+你的觀點=獨特內容。
- 你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有什麼意外的發現?
- 你不同意哪些主流建議?為什麼?
第二步:用最短時間確定寫作框架
如果你每次寫文章都要從零開始,那當然慢。因此,必須有固定的框架,讓你無論寫什麼主題,都能快速進入狀態。
最快的內容結構:問題—原因—解法
這個框架能適用於幾乎所有文章類型:
- 問題:點出核心痛點,讓讀者知道這篇文章是否與他相關。
- 例:「為什麼你寫文章總是覺得沒人看?」
- 原因:分析問題背後的核心原因,讓讀者理解自己為何會遇到這個困境。
- 例:「因為你的標題不吸引人,或你的內容沒有具體可行的方法。」
- 解法:提供具體可執行的步驟,讓讀者能立即行動。
- 例:「改標題的3個公式:數字+結果、對比法、提問式標題。」
這個框架能確保你不會寫到一半卡住,同時也讓內容更有條理、更容易被讀者理解。
第三步:寫作時的時間管理技巧
1. 設定寫作時間限制(番茄鐘法)
- 不要給自己「慢慢寫」的空間,每次寫作設定25分鐘的番茄鐘,寫完一個段落就休息5分鐘。
- 這種方式能讓你專注寫作,而不會一直想著修改。
2. 先寫,不修改
- 寫初稿時,絕對不要回頭修改!
- 目標是快速完成80%內容,然後再用最後20%時間來優化。
3. 運用語音輸入或AI輔助
- 如果你覺得打字速度限制了你的思考,可以試試語音輸入,很多時候講話比打字快。
- 使用AI(例如ChatGPT)來生成草稿,然後進行改寫,能大幅節省時間。
第四步:提升文章價值的最後5%調整
- 標題必須有吸引力
- 直接寫出結果:「我每天寫作3小時,收入翻了5倍」
- 針對特定讀者:「如果你是自由工作者,這篇文章能幫你賺更多錢」
- 善用子標題與重點標示
- 讀者掃讀內容的時間很短,所以用粗體、子標題、條列方式,讓他們快速理解重點。
- 加入行動指引(Call to Action)
- 例如:「現在,打開你的筆記本,寫下明天要寫的標題。」
總結:一套高效內容創作流程
- 確定內容價值 = 讀者的問題 + 可執行解法 + 獨特觀點
- 使用固定框架(問題—原因—解法)
- 運用時間管理技巧(番茄鐘+語音輸入+AI輔助)
- 最後5%提升文章品質(標題、排版、行動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