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集各種自由工作難題的系統思考思維模型,經驗萃取成即戰力的企劃、具體錦囊與實用攻略
為什麼你照流程寫企劃,老闆還是不買單?關鍵在這兩個字
為什麼你照流程寫企劃,老闆還是不買單?關鍵在這兩個字

為什麼你照流程寫企劃,老闆還是不買單?關鍵在這兩個字

不知道你寫企劃書的時候有沒有被老闆這麼質問:

「你寫的提案為什麼每次都差不多?」

當下被問時會覺得委屈,想說已經照著流程做了,卻還是被嫌棄不夠好,這是為什麼呢?

明明看起來流程不是都差不多嗎?哪有什麼不一樣?

這表示我們提案時沒有針對不同的特定對象做思考。

真正的問題就在於用的是一般流程,卻少了針對特定對象的策略。

一旦我們把對象放進去,我們就能明顯看得出差別,就以日常生活中的洗澡為例,一般人洗澡流程不外乎:

  1. 先沖水
  2. 洗頭髮
  3. 洗身體
  4. 沖乾淨
  5. 擦乾、保養

不管是誰,洗澡流程大致相同,似乎沒什麼爭議,然而,我們把對象放進去觀察看看便能發現極大區別。

舉兩個比較極端的例子,用頭髮長到可以拖到地上的女生,以及皮膚超級敏感的女生為例,這兩者的洗澡儘管流程差不多,但「策略」一定截然不同。

頭髮長到可以拖到地上的女的洗髮策略會有這些考量:

  • 頭髮多又長,容易打結 → 要先用護髮油或梳開後再洗
  • 可能用兩次洗髮精 → 第一次洗油脂,第二次洗乾淨
  • 洗髮時間長、沖水也久 → 要挑快沖乾淨的洗髮精
  • 乾髮時間長 → 會搭配毛巾包頭或用速乾吹風機
  • 吹整時間久 → 可能洗澡安排在晚上比較不趕時間

她的策略關鍵是:「如何節省時間、減少打結、避免過度拉扯」。

皮膚超級敏感的女生的洗澡策略會長這樣:

  • 水溫要低一點 → 避免熱水刺激皮膚
  • 不用一般肥皂 → 改用低敏配方或胺基酸型清潔劑
  • 不用身體刷或粗毛巾 → 改用手洗或超細纖維布
  • 洗完一定擦乳液 → 防止乾癢脫屑
  • 洗澡時間短 → 減少皮膚暴露在水裡的時間

她的策略重點是:「如何減少刺激、保護皮膚不過敏」。

老闆不是沒看到你的努力,而是看不到「思考過的痕跡」。

所以,什麼才叫做「有策略的提案」?一句話:對對象有感的提案,才叫策略。

提案不是「照表操課」,是「為人定做」。

策略,是對人的敏感度+商業的判斷力。

下次再寫企劃書前,先把「流程」放一邊,問問自己:
這次提案,我打算說服誰?怎麼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