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行動的價值,在於創造機會,而非等待準備好
你可能覺得這只是一句雞湯文,但如果我們再稍微多想一下,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可操作、可執行的策略,而不只是情緒上的激勵。
我認為行動的價值,不是在「準備好」之後才開始,相反地,機會是在開始之後被創造出來的。
機會只給準備好的人,這句話講對一半,事實上,機會是給已經開始又持續不斷迭代前進的人。
從毫無方向,到市場回應:我的寫作之路
回想當初我開始嘗試網路公開寫作時,根本沒有方向,甚至不確定自己的內容是否有價值,壓根沒想過這能變成一門生意。
剛開始我只是回答一位陌生人的問題,接著連續回答一連串的問題寫成長文不斷地輸出,把自己在政府標案、企劃報告寫作我懂得有限知識整理出來,純粹分享在社群上,完全沒有任何長遠規劃,也沒有什麼「完美策略」,只是單純地累積內容,讓自己保持在持續產出的狀態。
但就是這樣的過程,市場開始回應了。有人看了我的文章,開始問我:
「這篇內容很實用,你有在幫人寫標案嗎?」
「針對寫服務建議書,你有提供諮詢服務嗎?」
「你的寫作思路很清晰,我能不能請教你怎麼用 AI 來提高報告效率?」
這些問題讓我意識到,原來我的知識是有市場價值的,甚至比我想像的還要大。而這一切的轉變,不是因為我一開始就很厲害,而是因為我很不要臉得選擇了「先開始」。
因此,我將標案代寫、補助寫作的技巧轉化為諮詢服務,開始幫助小公司撰寫政府標案服務建議書,甚至輔導創業者申請資金,這才發現寫作本身不只是興趣,而是一種可變現的能力。而這個過程中,我的市場價值也逐漸提升,從免費分享,到有企業願意付費請我代寫文件,甚至邀請我擔任顧問。
如果當時我選擇「等到自己變得更專業再開始」,那麼這一切都不會發生。我可能還在思考應該學哪種技能、看哪本書、規劃什麼樣的市場策略,卻沒有真正進入市場去測試。但因為我選擇「先開始」,透過市場的回饋來調整策略,讓自己在行動中變得更強,最終走出了一條可行的路。
如果我不開始,永遠不會知道市場的反應。
除了我的案例外,我想再分享因「糟糕畫技」而爆紅的英國會計師開啟了意外的事業。
「畫技很爛」也能爆紅?行動才是創造機會的關鍵
一位名叫傑米·馬帝亞斯(Jamie Matthias)的英國佬會計師,與藝術完全不沾邊。他完全沒有繪畫天賦,甚至畫出來的作品還被朋友家人笑稱「比例失真的平行宇宙」。但就是這樣的畫作,讓他意外爆紅。
事情的起點是他在結婚時畫了一幅妻子的肖像畫想作為特別的禮物。畫作在婚禮上展示時,引起全場哄堂大笑,妻子甚至戲稱:「這可能是你見過最滑稽的畫。」但馬帝亞斯沒有因此感到挫折,反而把畫作分享到社交媒體,結果這幅「畫得太差」的作品竟然引發了大批關注。
接下來的發展更是出乎意料,這位「糟糕畫家」開始接到付費訂單,人們願意花錢請他畫「拙劣但有趣」的肖像。他甚至開設了一個專門販售「糟糕藝術」的社群帳號,短短幾天內就吸引了大量粉絲,如今,他每晚花兩小時作畫,作品預訂已經排到五週後,還被邀請到學校開藝術工作坊。
你看過他的畫就知道,連這樣都能開課!馬帝亞斯從來不是一個厲害的畫家,他只是先開始了,結果就這樣慢慢變現。這概念類似你去上總共有10堂課的補習班,你已經上完3堂課了,對還沒上過課的同學來說,你已經比他們懂3堂課的內容,針對這群0堂課的同學就能分享心得與解題思路。
如果他因為畫得不夠好而不敢分享作品,那麼他今天仍然只是個普通會計,而不會成為受人追捧的「糟糕藝術家」。他不是畫技變強後才開始接單,而是因為開始了,市場回饋讓他發現自己的價值,這才成就了他的事業。
等待變強,往往讓你消失在半路上
這讓我想起一位日本畫家Naoki Saito在2022年10月29日於X上發文說:
「老實說,我的畫技其實很爛,但當年卻天真地以為自己不只達到了基本水準,甚至還是個天才。於是毫無畏懼地不斷發表作品,結果就這樣混著混著,竟然活了下來。」
我覺得他這句話跟我的經驗很類似,關鍵在於那些等到自己變強再開始的人,大多消失在半路上了。
為什麼?因為等待變強的過程中,焦慮、不安、比較心態會逐漸吞噬你的行動力,讓你錯過原本可以創造機會的時機。
相反地,那些先開始行動的人,即使一開始很普通,甚至很糟糕,但只要持續做,市場會給予回應,我們再藉由市場的反饋持續精進自己,經驗會幫助我們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行動,不代表盲目衝刺,而是戰略性試錯
當然,任何說法都在特定條件下有適用範圍,需選擇低風險、可試錯、能快速累積經驗的領域來操作。透過小規模測試 → 調整策略 → 穩定輸出的模式,確保行動能逐步累積成長,而非盲目衝刺導致失敗。這個策略並不適用於所有行業,像是醫生、律師等專業領域,沒有紮實的專業訓練就貿然投入,可能會帶來法律風險或嚴重後果。同樣地,某些需要大量前期資金的行業,例如工廠建設或硬體開發,也難以透過「邊做邊學」的方式來運作。
市場不會獎勵那些「等到完美」才開始的人,而是獎勵那些願意行動,並讓市場決定價值的人。
如果你正處於「等變強再開始」的狀態,不妨先用最低成本模式測試市場,一邊累積能力,一邊適應市場需求,我認為這才是真正能腳踏實地的具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