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讀些原創概念時,外國人寫的原著翻譯通常寫得比較循序漸進比較好理解。
不少台灣作者寫的相同主題闡述同一個概念,很明顯的缺點是敘述能力不順暢,也不太會講故事。
老外寫書很愛講故事的好處是讓完全零基礎的讀者都能像走階梯一般一階一階往上爬,把一個概念多方位的搞懂。
台灣人很喜歡說教講大道理,連我也不例外,我說故事能力非常薄弱目前也在加強當中。然而台灣人寫的好處是作者會帶入台灣的情境,直接應用書中內容會好很多。畢竟國外一定用歐美知名案例,對台灣本地人直接移植到小市場的情況似乎並不適用。
有趣的是我也很喜歡讀日本人出的翻譯書,日本人很喜歡做資訊圖表讓一個複雜的概念一目了然外,日本翻譯書很喜歡把一個主題拆到基本元素以及可操作的步驟,照著書做就能踏進入門門檻。
相對於歐美出的概念書以說故事為主沒有明顯的操作流程,就以《窮爸爸富爸爸》舉例,裡面的概念明確故事精彩,唯獨缺乏明確的操作過程,為什麼?因為這本堪稱內容行銷的典範是拿來賣更貴的實體/線上課程,是用故事吸引讀者去報名的,刻意忽略實務技巧的理由也就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