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社會要持續有經濟活水
政府持續挹注資金是很重要的動力來源
得靠經常性經費啟動
政府編列預算後,會變成債券
這些債券會賣到市場上讓投資人購買
買這些債券會有利息收益
政府從債券上得到資金,會變成各種計畫
計畫再轉成各種標案,把很多事情都外包給民間單位來承包
政府推動的計畫,變成標案的形式向民間大灑幣,是活絡民間市場的資金
這些資金讓很多企業成為收入來源,其中一部分變成我們受薪階級每個月的薪水
員工賺到錢才有辦法在超市買東西,以及繳稅
繳稅回到政府,贖回公債,抵銷債務
刪除預算不只讓政府機關日常運作停擺,更嚴重的是斷了向民間社會挹注的資金
沒有這些資金,企業賺不到錢,員工沒有薪水,就不會在市場上消費,也無法繳稅,整個經濟體系循環會斷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