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集各種自由工作難題的系統思考思維模型,經驗萃取成即戰力的企劃、具體錦囊與實用攻略
其實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繭居族
其實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繭居族

其實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繭居族

繭居現象並非特定群體的專屬困境,而是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的情境。

一旦生活中過大壓力、不安、與社會脫節的感覺,以及內心的焦慮與迷失,都可能使任何人在某個時刻選擇將自己隔離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

70%繭居族都能自立》這本書探討了繭居族的形成原因及作者認為的解決方法。

這本書的兩位作者的背景都是輔導成人繭居族的專家,書中列舉1999年創設「New Start事務局」繭居族協會,透過「出租哥哥/姊姊」這種第三方人士接觸繭居本人,慢慢說服本人到機構宿舍集體生活,脫離原本家庭舒適圈,逐步走回社會連結。

核心論點強調繭居問題不是親子問題,兩位作者都反對目前的主流方法:給予過多的等待期,美其名尊重,一尊重就家裡蹲10年,還不斷強調親子要溝通,問題是父母和繭居者本人連講話都有問題,這怎麼會是有效的輔導方式呢?

真正的癥結點還是回歸到個體的社會能力嚴重不足,無法順利與社會接軌導致自信心喪失。

因此書中提到,家人與繭居族的溝通多已失效,因此需要透過外部介入,例如「出租姐姐」,來逐步引導他們重返社會。

繭居族的問題常伴隨著社會瀰漫著強烈的虛無主義,覺得做什麼努力都沒有用的社會氛圍。

讓我意外的是,特別在烏俄戰爭後,繭居族家屬打電話跟協會諮詢量特別顯著下降。

要突破繭居現象,關鍵在於繭居族本人必須與父母徹底分開住,最好是待在不同的城市,並給予三年的過渡期。第一年不適合外界的強勢介入,因為繭居族往往透過打電動等方式掩蓋心中的不安,並表現出日夜顛倒、感覺無趣的行為。反之,若他們能養成健身或散步的習慣,行動力將得到提升。

書中還強調,家並非療傷的避風港,若繭居族不願踏出家門,表示有其他更深層的問題。家長需要採取果斷措施,例如父母狠下心來拆除房門,讓繭居族無法再隱藏於封閉空間中。

繭居族普遍缺乏物慾與對未來的目標,他們不認為父母理解自己,因此無法從家庭中獲得支持。相反,讓他們直接參與外界經驗的累積,有助於他們重新適應社會。儘管他們渴望有正職工作,但由於內心空虛與低慾望,無法確定自己真正的職業興趣。此時,可以透過探索「比較不討厭」的事情來引導職業選擇。

繭居族屬於「失落年代」,受制於以下三大價值觀:

-社會富足卻沒有渴望的東西

-沒有想做的事

-「下流志向」(追求最低限度的生活)。

然而,一些繭居族在重大災難如311地震後,感到自己有用而重新努力,甚至有的成為志工後又回歸繭居狀態。

繭居族與父母輩的價值觀存在差異:他們渴望幫助他人,而父母一代則更看重物質慾望和他人的感謝。因此,繭居族雖然社會互動能力不足,但其內心仍有一種希望:能夠透過工作來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