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會面臨風險。歐洲人當年就是想做生意賺大錢,集資貨船來往於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由於沉船率太高了大家血本無歸,乾脆每個商號或個人都出一點錢,一旦發生船難,當初集資的這筆錢就能幫助商家與船員度過財務與生活的難關。
當時不少人認為自己的船不會出事不想繳錢,結果出事了求助無門,加上發生意外的機率實在太高,出船前繳納一筆風險轉嫁的費用變成一種規矩形成某種社會壓力和既定成規的制度,這也是現代保險的雛形。
以靠自己做小生意養家活口的自由工作者來說,用相對較低的成本做風險轉嫁就能避免永劫不復的災難。
很多人覺得保險是一種詐騙,那應該是不符合需求。人只要活著的一天就是面對風險,有被騙的感覺是當初沒料到,或是不符合期待。有人認為一年花了三萬保費當有意外時卻無法理賠,這就得看條款的確還有據理力爭的機會,人情買保單也不必要,每年錢都花下去了該有的保障要有。
投保不是看人情,而是看能不能在有限的資金上做出有效風險轉嫁的效果,這的確能靠保單配置來達成,跟開槓桿的概念很類似,用小錢換意外臨時要用的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