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飯局中朋友們彼此互虧自己活到一把年紀怎麼這麼廢,努力是必要的但沒有一個對的方向與相對應的條件。
這讓我想起之前讀那些在各種領域超凡卓越的人們,比如喬丹、馬友友、費德勒,或是觀察生活周遭年收入動輒兩三百、上千萬的高階經理人,她/他們似乎都有三個特點:在適合的環境中某個領域有濃厚的興趣,願意花大量時間持續鑽研,能耐得住高強度的訓練的工作壓力與時數;有些不是生來最頂尖的卻有辦法把自己的學問有系統性地從零到一闡述出來,成為一種模組化傳承方式,旗下會帶不少徒子徒孫,在退休後業界還是能持續發揮影響力。
Table of Contents
在適合的環境中,某個領域有濃厚的興趣
每個人天生具備的興趣都大不相同,尤其在對的環境中適應發展才能發光發熱。最有名的例子如發現生物進化論的達爾文,他剛開始的確遵循父親的意見去學醫卻總是悶悶不樂,直到有小獵犬號啟航的機會才讓他登船蒐集靈感大展長才;假設達爾文出生在清朝,他唯一的出路應該就只有考科舉吧?也幾乎沒有機會上遠洋帆船進行環球旅行。有濃厚的興趣耐得住苦也得有適合的環境。
針對性刻意練習
有著濃厚的興趣耐得住寂寞還不夠,還必須有針對性的環節進行長時間、高強度全心全力苦練才行。如果享受練習的過程,那表示不是在刻意練習。
練習需要海量的重複再重複,這一點也不有趣。除非在該領域有著濃厚的興趣長期支撐,別人覺得很枯燥的動作她/他們相對來說不覺得苦,就像是生活的一部分。誠然,有興趣不一定最後表現卓越,但興趣可以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誰能堅持到最後。
刻意練習是有針對自己不熟的地方加強,這很不舒服一點也不好玩。就像我們讀一本書一樣,最好的比例是完全了解的部分跟不懂的內容比例維持在7:3,讓自己把剩下三成完全了解後再挑戰下一步7:3的難度以此循環不息。這過程中一定是會讓自己不舒服的,不舒服才是真的在學習。
當然,我們不要一口氣挑戰難度太大,如果翻開一本天文學期刊,每五個字就有三個單字要查,這不僅打擊自信心,對於每天提升自己幫助不大,難度適中往前進才是比較合理的。
近代一直在推廣所謂的「寓教於樂」可能不切實際。想習得一種學問並獲得一定成就,不是一直看紀錄片,而是好好找一個能專心的地方把書本打開一章一章的輸入並大量輸出成文章或其他內容形式。很多人喜歡看紀錄片或是網路 youtube 影片,看完「感覺有學到什麼」這種假象,只有輸出放到市場上受檢視最終得到回饋才是真正的學到。
我們可以用吸引眼球的娛樂方式讓人感興趣去接觸,但這終究是娛樂,不能跟真正的輸出式學習畫上等號。
模組化工作
我尤其記得以前很喜歡看那些指考滿分的學習天才分享,最後發現她/他們讀書方法都不適合我;相對於那些天才的攻略,反而多聽那些原本不太擅長,後來自學或實戰後靠著其他方法苦練出來的平凡學子,這些人如果表達能力還行,通常能給一種模組化的學習方式,一般人可以依樣畫葫蘆照著做能做出一定的水準。
受教者掌握模組後,再將自己的經驗放到既有的模組中最後改良出自己的版本。很有可能青出於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得更遠。
體育界好像也類似這樣,那些成績普通的選手,因為有刻意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苦練過,有辦法訓練出更強的徒弟;相對於天才選手指導的下一代卻只有差強人意的表現。
擅長教學、能循循善誘當人教練的,通常實戰不會是最強,天生就很有天賦的不懂平凡人的苦,因此很難拆解出對一般人有用的模組去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