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集各種自由工作難題的系統思考思維模型,經驗萃取成即戰力的企劃、具體錦囊與實用攻略
為什麼一般人不該追求財富自由?
為什麼一般人不該追求財富自由?

為什麼一般人不該追求財富自由?

為什麼財富自由很重要?

因為想逃離辦公室,工作真的很討厭,我們不論再怎麼努力與忠誠,總有一天很大機率還是被公司與老闆射後不理,他們只會帶著嫌棄的眼神冷冷地說:「公司不是養老院」,無論過往功勞再大還是被一腳踢開重點是錢也沒有賺得比較多。當我們碰到狀況無法持續工作時,至少有餘裕不用擔心下個月的房租房貸、家庭生活開銷與孝親費。

這邏輯無懈可擊,絕對沒有錯。可是,我們看到在檯面上追求財富自由的人,跟整體人口基數比起來,以統計學的角度觀察,這成功機率真的太低了。

出社會後的種種現象很多都是機率問題,義務教育的數學除了加減乘除外,能在生活中廣泛應用的莫過於統計。什麼微積分都可以忘,但統計概念一定要很熟。

這門學問能一直提醒我們,在社群平台每天海量餵養的資訊中,那些在貼文上出現的成功人士,其實在現實生活的比例真的非常低。社群平台讓我們感覺這些人就在身邊,這很明顯是一種錯覺。而統計就是提醒我們反直覺的好用思維工具。

一件事情,特別是長遠目標就得看自己成功的機率高不高,這種需要天時地利人合的事,我不覺得自己能特別幸運,勤能補拙只是謊言,一種古人安慰我們的精神鴉片。

要先有運氣,努力才有意義。運氣就像數字前面是1,一旦數字是0,後面再多0也沒有意義。

那該怎麼辦?與其追求財富自由,不如想盡辦法學會「用半年時間就能賺到一整年生活基本開支的能力」。

追求財富自由成功機率太低,這種目標「相對地」簡單。我沒說這目標很容易喔!可是「用半年時間賺到一整年的生活開支收入」這件事,比追求財富自由45歲前就退休,這機率高太多了,為什麼這麼說?

我們觀察台灣人在2024年2300萬的人口,剔除老人、學生、小孩、一般的受薪階級,這些人全部扣掉還剩接近900萬人這些人在幹嘛?

除了大公司老闆外,其餘的我想很高機率是自營商。這些人是哪些人?很可能就是開薑母鴨,開個社區巷弄小店以及奈米級別下包商(自身沒勞保的公司個體戶)。

薑母鴨不就是做半年,休半年嗎?之前去消費時我有問過一些店家,他們給我的回應是真的休半年。

再來,我的南部遠方親戚也是個很好的案例,他們家開麵店,兩兄弟經營,哥哥煮上半年,下半年換弟弟顧店。兄弟各自沒做生意的半年時間,不是在家休息,要嘛就是去海邊釣魚或專心照顧父母,這種生活的靈活度其實還不錯。

第三個案例更有趣,我知道不少家庭式營造廠,工作不是夫妻檔,兄弟兩人或是父子檔,因為產業特性以及配合天氣,能工作的時間就只剩半年。扣除給其他師傅的工錢、材料錢、付給自己的薪水,一對父子用半年時間就賺到「淨利千萬」,這種小營造廠其實不少,只是不會出現在網路上讓一般上班族知道而已。我問過這些師傅其餘半年時間在幹嘛?不是去運動維持體力,找女人(這個@@),或是真的在家好好陪家人,這生活想想似乎還不賴吧~

當然,我這篇心得文的意思不是說大家馬上去創業,而是去想想既然財富自由立刻退休對我們這種一般人這麼困難,可是又想要有對生活時間一定的自主權,不想被綁死在朝九晚五的公司,更慘的是時間都「賠」給老闆也沒賺到真的很多,擁有「工作半年賺到一整年的生活開支收入的能力」我覺得是非常划算的自我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