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自己受到批評還是被其他人指正時,對雙方最有效的方式莫過於就事論事,特別是指出具體的改正方向。「我覺得這個提案可以更好」、「我覺得這部電影拍得很差」,這些都是主觀感受,至於有沒有確實的論證甚至是落地不拍腦袋的解決方案才是就事論事最關鍵的。
或是退一步想,解決方法有時候一時半刻沒靈感,只要把表達方式換句話說就至少能給對方截然不同的感受,以及跳脫框架思考的可能性。
相對於只丟一句「這個提案怎麼這麼爛」的幹話,轉換成「這個提案應該有個核心精神,尤其是一句標語/口號讓對方能夠記得關鍵字或是腦海中有畫面,但瀏覽完整份企劃書好像沒有特別印象,裡面提到的細節沒有辦法總結成一句話」。
儘管後者的描述方式也還是不及格的,但總比只丟一句「提案很爛」好得多。至少被批評的一方能大致抓到妳/你建議的中心思想,同時也會感受到妳/你真的有心幫助,我認為這才算是達到有建設性批評的基本門檻。
能做到建設性批評的前提是對事不對人的組織文化,可是對台灣人來講非常困難。對事不對人的思維模式在中華文化圈很難存在,尤其邏輯不通,很愛把事情有關連性直接對比成因果關係。就像抽菸與肺癌在邏輯上是有關聯的,但台灣不少人直接把抽菸「導致」肺癌,或是打線上遊戲會導致暴力行為的產生。抽菸與得癌症這兩者的確有關係,卻不是「因為…所以…」的因果關係,但台灣受中華文化圈的醬缸影響,很多有意義的討論到頭來會莫名其妙連在一起變成無效的因果論證,這種橫向聯想式的思維讓台灣人無法就事論事。
總而言之,要學會建設性批評之前,先嘗試意識到自己正在用「中國人」的思維想事情,這需要長時間的思想排毒療程無法一蹴可及。我認為有意識到自己反射地想「有關係不等於因果關係」是很重要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