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歷史背後原因要看事情的結構,這屬於形式邏輯與系統論的範疇。很多人沒抓到是因為對系統的元素看得不夠清楚,沒有用基礎邏輯去推演元素間彼此的關係。
歷史系討論事情會用的邏輯都是最簡單的若 P 則 Q,非 Q 則非 P 的基礎符號邏輯(除非課堂上學生扯東扯西論述真的不知道在講什麼才拿來提醒,不然很少用)。
最常用的是語言邏輯。由於歷史時間累積詞語會非常不精確,我們可能用的詞彙跟100年前一樣,意思卻大不相同。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中國」這個詞。像是《過秦論》:「秦以虎狼之勢,與中國抗衡」。
2000 年前的中國指涉中原地區,現在的中國則是西方西發利亞體系下在聯合國有席次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更不用講日本人在19世紀傳來的「和製漢語」,常見的「知識」、「醫學」等詞彙都是日本人翻譯西方典籍時用的,連清國正式文書都大量採用,比較傳統的文人想禁用也沒什麼效果,這些詞語流傳至今影響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光是詞彙在各種時代的真正涵義與應用範圍就是一門課題,在嚴謹的詞彙運用上在論述時就很小心。先搞清楚這個再推論。
在陳述事實與考證時,最常用的基礎語言邏輯都在《邏輯即戰力》這本書裡面有出現。內容其實不困難只是在寫文章的時候要很注意,特別是「過度類推」這件事是念歷史的大忌諱,什麼把烏俄戰爭比喻為台海戰爭,歷史系教授光是看到這樣的類比會氣到直接把作業撕掉喔~~《邏輯即戰力》包含基本的75個常見語言邏輯錯誤,只要能避免這75種常見邏輯謬誤,寫商業企劃書、大學等級的小論文都能順利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