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轉行窮三年」,尤其在後疫情時代不少人面臨商業轉型或個人職涯轉換期間的陣痛期,不少人財務狀況吃緊不說,在從事新領域的每一天感到焦慮與憂鬱,似乎這種絕望沒有盡頭。
我認為轉型這件事就是把自己擅長的事情商業化。在擅長事商業化過程中難免都會碰到學習狀況不佳,覺得學不進去也沒法進步的瓶頸,路上會不由自主地否定自己,覺得自己實在糟糕透了。
自我否定是人之常情,但我們必須走出來。當在新領域打滾時確實是得靠瘋狂練習,大量輸出產生作品。每天需要從一點一點的雕塑作品累積而來,如果每次作品的技巧都能進行1%的商業化微調,那我們就能透過產量而盡快的達到目的。
如果每天練習的作品得到他人的建設性回饋時,千萬不要自我否定,這對我們都沒有任何好處。
儘管大家提倡 「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這句話,此思維模式的有效前提是每次的練習都要「持續修正」。
每次修正一定都會跟腦海內的負面小聲音做對抗。「天啊!我怎麼做得這麼差,這麼爛還敢見人…」,持續修正帶來的負面念頭每個人的主觀感受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覺得這件事沒什麼,可是另一個人對同一個事就壓力山大。我們必須意識到每個人的學習成長步調是不同的,尊重彼此的不同是很重要的。
我認為我們不用跟別人比,人生是自己的,用我們覺得舒適、可接受的方式持續學習、成長即可。其他人的話語可能都是自以為立意良善的情緒勒索,我們可以聽聽參考,但底線是明確的,覺得不舒服就要大膽地拒絕。
當然,如果我們決定接受他人的建設性回饋,包含具體的修正意見,去除情緒性的謾罵部分,別人的評價不是針對個人能力的否定,而是修正的方向而已。
我們不用一直否定自己,而是持續修正自己。
一旦心理準備好了,不斷聽取真實世界的反饋,辛苦量變才會產生質變。
技術不難,熟能生巧,但最寶貴的是「設計理念」和「解決客戶的問題」
如果真的想要進步,每一次練習都要嘗試做修正;我們不能一直做同一件事,卻期待截然不同的結果
一直練習絕對是好事,可以先把作品養成習慣。我們在學習路途上,到最後也不一定要商業化,就是一直做、一直做就已經是很了不起的累積了。我相信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節奏,有感到開心及成就就是有收穫,也不用有壓力,就是慢慢走就可以了。
總而言之,別人的意見那是別人的事,我們可以選擇接受與否,自己的人生自己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