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稍微脫離大量資訊的認知疲勞轟炸,把臉書等社交軟體從各種裝置中移除,努力工作、生活,也專心休息,意思是不再像過往滑臉書看電視,而是重拾一本能捧在手上的書,一個人待在海邊散步專心看波濤浪花。
從中我發現到,無論工作、生活還是人際關係三方面,工作上我把它當作一種點技能樹的遊戲;生活中靠著寫點文字創造主動休閒;人際關係尤其交新朋友試圖打造共享目標,透過這些方法能創造很棒的心流體驗,特別是身為 ADHD 注意力缺乏症的我竟然有了專注的感覺真的很過癮。
我從小到大我就被無法專心這件事困擾著,手上的事情很難完成,做事效率也很低下;經過多年的嘗試,終於摸索出一套適合我自己能夠專注忘我的狀態,讓注意力全部投入到手頭上,不會因為分心導致內心紊亂,反而感受到一股寧靜,意識處在有序的狀態,我猜幸福感就是這麼產生的?!
依據對自己多年的探索,我發現產生心流有三個重要條件:
- 一、非常明確具體的目標,也能講出目的
- 二、過程本身就一直有回饋感,每天也很容易就完成
- 三、有很明顯的作品產生,看著逐漸累積聚沙成塔的成就感外,也覺得自己每天都有微小的進步
工作上就是提升價值,多留意每天看似規律的事情其實都有不同的變化,其實就是設定超過本身工作外的一點小目標,把所有環節拆開來看,替換不同的選項,玩一玩看看會有什麼不一樣。這看似添加自己的工作量,這讓我更留意細節與背後的為什麼,一旦問為什麼讓我會開始專注進而產生心流,同時也練習提升不同的小技能。
生活中的休閒,我發現自身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如果我沒法主動做一件事,只是發散注意力滑臉書動態、看電視、NETFLIX,很快就會覺得空虛無所適從,這反而是種痛苦而非快樂。也就是說能讓我專心的「主動式休閒」才讓人感到愉快。我的娛樂其實很省錢又很靜態,不是因為要滿足好奇心去找答案讀書、查網路資料,或是紀錄自己的心境、所知所學的寫作,就像妳/你正在讀的這篇,我寫的當下真心感到純粹的快樂,看到自己的文章累積越來越多,先不論好壞品質,光是這樣就會想讓我繼續寫下去。
人際關係方面,我很喜歡聊天認識新朋友,多知道一些不同的想法,或是一起餵貓、做家事,跟人們持續有互動並共享情緒是快樂的主要泉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