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不是有錢人。如果台灣上班族中位數月收入 4 萬來觀察,我們一輩子窮盡洪荒之力恐怕也很難在 65 歲存到超過 3000 萬的退休金,連 1000 萬都很困難。在這塊島上淨資產連 100 萬美金也沒的話那真的得當一輩子的小資族。
我們身為小資族並不可怕,畢竟日子過得下去也能很快樂。然而讓人擔心的是一旦人生碰到重大意外不小心翻船,我們是否能在短時間內導正?不致於沒入財務的泥淖中?
就算我們是宅女宅男整天窩在家中也可能有上醫院花大筆醫藥費、甚至天外飛來橫禍的時候,身為小資族的我們,該如何避免人生中無所不在的系統性風險呢?
妳/你可能會說那就徹底不要風險;然而連巴菲特這麼有錢的人生活中也是在風險中漫步,遑論一般人。風險是避免不了的,我們只能與之共存。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既然風險的大浪我們迴避不了,至少可以透過一系列「反脆弱的思維與手段」,讓我們還能在大浪打下來時不致滅頂,甚至能逐浪而上享受衝浪的快感。
古代人相對來說沒有「風險」概念,大部分人是具備某種賭博心態,用不精確的經驗歸納來類推日後會發生的問題;除了帆船航運沉船大家集資減少損失外,要有嚴格風險計算也得從文藝復興以降計算未來事件的機率,才算真正開始掌握了風險管理的入門。
到了現代社會看似更為文明,以前沒有問題卻出現了。風險在現代社會中無所不在,我們當代社會看似安全給我們帶來方便的科技與制度卻創造了古人從未見過的問題。比如空氣汙染、溫室效應帶來的極端氣候、工業時代的少子化與高齡化。
現代人跟古代人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古人通常是有「家族」來共同承擔風險的,現在我們得經歷過往沒碰過的少子化、高齡化危機,現代社會種種問題帶來的危險是現代每個人得獨自一人去承受的,背後沒有一堆家族成員或社會網絡可以接住我們。
如果有人覺得國家可以照顧我們,想請問妳/你這是活在哪個烏托邦平行宇宙?
嚴格意義上來講,現代人只能為自己而活,得獨自一人承受風險。因此以個人來講怎麼在邊工作中用小錢讓面對自身的風險有效轉嫁出去,持續打造「反脆弱體質」對當代社會的人們可謂當務之急,一刻都猶豫不得。
Table of Contents
人生中的黑天鵝事件
一般來說,我們一般人遇到人生中的危機當中,大部分的人可被歸類為三種狀態:
1、脆弱類
俗稱的舒適圈,喜歡待在穩定的環境中,一旦出現意料之外的事情就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土崩瓦解的局面。
2、強韌類
對環境不太有感,鐵板大石一塊,環境怎麼變都不為所動,然而身為小資的我們還滿困難的,這不是我們要聊的範圍。
3、反脆弱類
外界越變動、隨機、紊亂的狀態,我們具有這類體質與思維越不會受傷,反而能利用看似變動的環境更強大。
要在不斷變動的世界中承受起風險大浪,我們必須擁抱改變,把自己變成反脆弱的人,一種真正活著而非行屍走肉的殭屍。真正反脆弱的人絕對能在不確定中獲益。
風險轉嫁/小資反脆弱原則
那麼,到底該怎麼建立人生的反脆弱系統呢?我認為有幾個大原則:
1、降低自身的脆弱程度,最簡單的作法是危險的地方千萬不要久留。
2、運用槓桿原則,用小錢拼博大風險。
3、用最小風險 trial & error 的方式,在不確定的事件中獲勝。
trial & error 這類舉最簡單的例子:在台灣不少人都有開一間咖啡廳、小餐館生意的夢想,但大部分的人對餐飲業毫無經驗,僅存的經驗也是手搖飲打工,貿然投資百萬下去大部分都血本無歸;面對這種人生系統性風險我們總是能用成本極低的方式試試看就知道自己身手如何。比如跟在夜市擺攤的朋友,以一晚幾千塊的價錢換取販售的體驗,或是架個網站以數位行銷的方式假設店面開張了受眾會如何反應,架網站與市場調查蒐集回饋也花不了多少錢,這就是最簡單的 trial & error 。
風險轉嫁的民間商業保險
一般人生一系列重大問題可以是透過「鉗形攻勢」解決。
我們以投資理財當作攻擊,保險則是防禦來雙邊夾擊人生接踵而來的問題。攻擊是矛,防禦是盾。用矛與盾互相夾擊試圖傷害我們的敵人。
當小資族的本錢還不能讓手上的矛夠銳利能夠出擊時,我們得先把手上的盾抓好。小資的防禦盾通常以民間商業保險的形式出現,而民間商業保險這種看似像一張紙的商品設計為風險轉嫁的工具,此工具提供最大的價值便是把風險轉嫁出去。以小錢買到最大的保障,買商業保險以小錢博大風險,一種對賭的概念。大家集資一筆鉅款分攤意外事故的損失。
透過鉗形攻勢的概念,先抓好手上的盾:民間商業保險。
至於怎麼選擇民間商業保險,邏輯是平時只要繳些許費用,在有保障的緊急狀況時能給予我們金錢上的幫助,因此我們是看需求而不是看預算,在挑選符合的商業保險尋求最佳保障,看條款,知道哪些不在保障範圍,最以小博大對賭,以最低保費達到個人最佳保障為最高指導原則。
自由接案者 Amy 的故事
這讓我想到身邊發生的一個案例:朋友 Amy 發生車禍的人生意外插曲。
內容注意事項: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對人物真實姓名、背景描述與案發事件都有調整,但理賠金額、理賠機制完全不變。
Amy 是位自由接案超過 20 年的平面設計師,接案收入每個月平均有接近10萬。
最近正好買房,她這幾年最大的開銷就是把房貸5萬準時匯入戶頭。
有天從自駕車下車,一開門被旁邊駛來的車撞上導致小腿骨折。
Amy 原本以為只能理賠13萬,但經諮詢她的保險業務,她業務反而認為這導致她3個月不能工作,至少要每個月的開銷要有5萬,爭取共15萬的理賠金,加上買保養品2萬,容骨精、車子維修費4900、醫藥費910,總共20萬。
正好,撞車的對方有第三責任險,事情看似很順利,但是…
理賠機制啟動時卻碰到以下爭議:如何知道三個月理賠20萬是合理的?她的業務想到可以看每個月銀行帳戶入賬金額來判定理賠基準,加上骨折診斷證明書說要修養3個月這時間沒問題,那每個月到底該賠多少錢呢?
Amy 業務據理力爭,因為繳納房貸,至少每月帳戶會有一個月5萬塊的開銷,應該以此當作基準。
買保養品2萬,容骨精、維修費4900、醫藥費910,差距是19萬多,剩下2萬多就是精神賠償
由於是自由接案,收入會被認為不穩定,正好有房貸,用平時繳納的房貸每個月穩定入賬5萬來認定。
因此,Amy 拿到了 2 筆賠償金:
1、對方理賠的第三責任險,原本以為理賠總金額是13萬,最後實際拿到20萬理賠金。
2、Amy 的意外醫療險:從骨折的手術理賠費用只有900多塊,經過她業務爭取,並附上骨折 X光照片與醫療文件後變成 7000 多塊。
從他人經驗提取應對策略
我們從 Amy 的經驗中,我們能萃取出三個寶貴經驗:
1、找對真正關心妳/你,把妳/你當終身好友對待的保險業務。
2、只要是行車就得加保增額第三責任險。
3、意外醫療險要稍微知道該具備哪些文件,才能理賠到最高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