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集各種自由工作難題的系統思考思維模型,經驗萃取成即戰力的企劃、具體錦囊與實用攻略
為什麼大量寫作,品質沒法提升,也沒法產生洞見?因為沒去做自身不熟悉不擅長又不舒服的事
為什麼大量寫作,品質沒法提升,也沒法產生洞見?因為沒去做自身不熟悉不擅長又不舒服的事

為什麼大量寫作,品質沒法提升,也沒法產生洞見?因為沒去做自身不熟悉不擅長又不舒服的事

之前跟一群自媒體強者朋友們吃麻辣鍋聚會,聊到一個話題,這也是我目前的瓶頸:明明都有在日更寫作量產,可是品質卻始終上不來,還有靈感枯竭的問題,這當我為了這個煩惱苦惱時,其中一位筆記術達人 Boison 說出了一句讓我醍醐灌頂,深思頗久的見解:

「做不擅長的事,是累積生命厚度的最佳途徑」

這句話無疑當頭棒喝!當我回顧過去一段時間的寫作過程,我意識到雖然字數眾多,卻似乎少了深刻的洞見。這讓我開始反思,為什麼我的文字失去了那種鮮明的生命力。藉由這次在麻辣鍋旁的覆盤讓我認識到,創作的靈感和洞見往往來自於生活中的非舒適區經驗。

就像在圍棋的覆盤分析中,我們會回頭審視每一步棋的布局,思考其他可能的走法,或是那些未曾嘗試的策略。同樣地,在寫作中,如果我們只是重複自己熟悉的思維模式,只是停留在那些安全且熟悉的領域,那麼我們的文字就很難觸及那些新穎獨特的洞見。

因此,若想在寫作中獲得更深的層次,特別是身為每天寫企劃文件的我來說,就應該勇敢地踏入那些未知的領域。就像下一盤未知的棋,每一步都是對「成為跟昨天不一樣的自己」的一種探索。也許習慣於早睡早起,那麼不妨接受朋友的邀請,嘗試一次熬夜看日出的經歷。在那些不舒服、不熟悉的時刻裡,我認為感受、思考和覺察都會截然不同。這些新鮮的體驗和感受,就是寫作中的養分,能讓我們的文字更具深度和靈魂。

當然,這條路並不容易。即使理解了這一點,許多人依然選擇固守自己的舒適區,我也很難一直跨出去,不願意放手那些熟悉的思維和生活模式。但如果想要在生命和寫作中都能再突破一點什麼,那麼讓我們一起成為那些勇於做不擅長事情的人。畢竟,每一次的不適與挑戰,都是通往產生洞見必經之路,這條路沒有輕鬆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