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集各種自由工作難題的系統思考思維模型,經驗萃取成即戰力的企劃、具體錦囊與實用攻略
【5分鐘讀懂一本書】《藝術家之死》與一人公司
【5分鐘讀懂一本書】《藝術家之死》與一人公司

【5分鐘讀懂一本書】《藝術家之死》與一人公司

為什麼現代絕大部分藝術家總是這麼窮?為什麼她/他們這麼排斥談錢這件事?

這些問題引起《藝術家之死》作者,也是曾在耶魯大學任教英國文學副教授的 William Deresiewicz 的好奇。本書描述藝術與金錢兩者關係的變化,探討18世紀出現的藝術概念,一種「製造意義的自治領域」藝術家最純粹的任務不是為了取悅贊助者、榮耀上帝等功利目的,而是為了純粹創作出真理,甚至批判世界。藝術買單的人,從過文藝復興時代的教會、貴族贊助人,十九世紀去劇院買票的中產階級,到二十世紀的大企業底下的基金會、收藏家、贊助商與普羅大眾。資金流入藝術圈再轉出。新的資金來源是募資網站或潮牌藝術,這本書是專注描述這類變化。

從本書列舉幾位在數位時代以藝術家身分自居的案例來看,她/他們解決財務問題的方法非常單一:都是用藝術本身當作非常侷限的單一工具。簡單說類似食品製造業,創作作品後賣出去的簡單想法,而非穩健發展策略,遑論建立商業模式

藝術家必須進入市場,但又不屬於市場。要搞革命反對資本主義這敵人還是得有軍火、人脈等等資源才能搞。誰說主人的工具不能拿來拆主人的房子?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等到抓到老鼠了再去探討哲學意義也不遲。

現代數位時代是適合業餘者投身創作的美好年代,卻不能跟真正的藝術混為一談。藝術已經去中介,直接跟消費者接觸產生金流現代社會人們很愛談錢,可是討論藝術時卻刻意忽略錢這件事,這是本書的核心問題。藝術刻意跟金錢斷捨離,關係一刀兩斷;一旦談錢絕對是降低格調,一種玷污的行為,比古代未出嫁的處女有性行為還嚴重

反觀文藝復興藝術家創作獲取報酬天經地義,收錢不手軟,被當作某種職人工匠技藝來尊敬,相對於二十世紀發展成藝術與商業完全互斥,兩者楚河漢界根本水火不容,是一種純粹自主表達的領域。

藝術的貧窮生活變成一種修行,表現對創作的純粹性,再加上反對資本主義的左派理想二十世紀的藝術是一種反對資本主義的革命運動。美國知名女同志作家,女性主義者,人權活動家奧德麗洛德Audre Lorde開示道:「用主人的工具永遠無法拆除主人的房子」,意思是藝術家一旦談錢就是反革命,是被資本主義敵人收編叛徒的表現因為對抗資本主義,藝術家們才會避免談到任何跟財產有關的知識財產權,職業 career 和專業 professional

所謂成功的藝術家是透過「資歷系統累積」而來的名聲在圈內建立的地位進而轉換成營收。以一位詩人為例,她出版詩集賣不了多少錢,可是這本書能幫她取得教職;雕塑家把作品放在博物館展覽沒有創造收益,可是作品能進博物館殿堂這項「成就」可以讓他的經紀人提高作品的價格。

政府補助款、獎勵、藝術駐村、講座、委託都是機構洗錢的方式。金流來自藝術圈建立的名聲以及正在做的事情。年輕攝影師卡特里娜佛萊 Katrina Frye 是洛杉磯藝術家的職涯教練,她用類似諮商的方式讓年輕藝術家解除心魔:對創作進行收費不是可恥的事情

藝術家不談錢是因為不願意公開談論自己的金流,特別是從父母或配偶得到贊助。這篇 Ann Bauer: 〈”Sponsored” by my husband: why it’s a problem that writers never talk about where their money comes from〉講得滿好的,對這種詭異的現象解釋地頗全面:為什麼不少藝術家對「刻意不談金錢」這件事習以為常,甚至認為只要好好作作品就自然而然被看見?因為這種說法框架是她/他們在上課時台上那些既得利益者的老師們給的。不少老師們都不公開坦承自己「真正的金流來源」為何,根本是群徹頭徹尾的偽善者。

藝術家創作是符合市場經濟邏輯的,這道理跟開餐廳類似。餐廳老闆得先一大早去市場自掏腰包購買食材,準備出菜到了接近中午時段開張,看著客人們一一坐定位點餐計算翻桌率才知道今天可能會賺多少錢,這邏輯跟果農收成拿去市場賣也一樣,大家出來都是在做生意滿足別人的需求,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總而言之,從書中列舉的藝術家案例看來,藝術就跟賣商品做生意沒什麼不同。僅僅抱持著「單純賣產品」獲取利潤的單一商業思維模型,這群藝術家對賺取合理利潤的理解太過單一幾乎是商業文盲的程度。由於利潤太過微薄導致養不起自己與家庭,這方面可參考《多元獲利模式大全》,裡面蒐集了非常多的解法,賺錢不只是僅能靠賣產品這個單一項目,而是有非常多樣的營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