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不鼓勵求助的社會氛圍
台灣社會氛圍不太鼓勵跟他人求助,除了像是問路、輪胎幫忙打個氣或在咖啡店要求去冰這種小事外,更大的事情可能就讓人不自在,甚至「不好意思」文化作祟讓我們無法向別人求助,至於要怎麼回報他人更感到難堪。
其實我們低估他人幫忙的意願與能力。就連我也一樣害怕麻煩別人,也本能認定別人不會幫忙,遭人拒絕也讓人感到羞愧。然而除非開口問,不然我們永遠不知道別人知道些什麼,或是間接認識誰。
保持真誠開放心態,不妄自對他人能力與意願下判斷,先把問題描述清楚,精準講出真正需求是第一步,我們永遠不知道他人的幫忙意願與能力。
求助反而讓關係更親近
這讓我想到美國建國先賢富蘭克林的故事。他的自傳提到一個案例讓我印象深刻:有一次他想化解跟政敵的敵對關係,卻不是用送禮或寫信,讓我跌破眼鏡的是他竟然跟對發方提出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請求,也就是借一本書,對方把書送來後富蘭克林讀完歸還。沒想到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原本政壇的敵人開始在開會現場主動攀談態度也不錯,日後還成為朋友直到去世。
富蘭克林下個很有意思的結語:
比起曾受你幫助的人,那些幫助過你的人更有可能再幫你一次
原本敵對態度180度大轉變跟心理學的「親和動機」脫不了關係,接受要求的對方可能覺得跟妳/你的關係更親近,這強化持續幫忙的意願。
這讓我開始思考,儘管社會氛圍強調「靠自己」的文化不是壞事,認為求助是無能和軟弱的表現,這種恐懼很可能毫無根據,向人求助帶來的機會與人們更親近關係卻是這文化刻意忽略的。求助更可能給人自信,有智慧(意思是清楚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對提問的時機抓得恰到好處)的印象,也有願意承擔風險的準備。
然而,要給人這些好印象得滿足「恰到好處的求助方式」。
如何恰到好處地求助?
開口請求,對方接受,再給予,這三個步驟循環過程。可以從以下起始句開始:
- 我目前正在處理…而我可以運用…得到幫助。
- 我的當務之急是…而我需要…。
- 我正在努力…而我會從…受益。
- 我人生中最大挑戰之一是…而我需要有關…的建議。
- 我最大的希望是…而我需要…。
起始句完成後,再來是清楚描述目標,尤其是描述為什麼很重要。可以參考下列清單:
- 目標名稱:(要很具體,例如增進跟某人的關係,講清楚情境或是化敵為友的程度)
- 目標為什麼的描述:(為什麼不是不言而喻的,很多人忽略這塊,說清楚能鼓舞共享目標的人們)
- 目標期限:
- 衡量標準:
- 為了完成目標需要的資源:(包含資訊、數據、報告、職缺、建議、點子、引薦、支援動作等)
總而言之,求助也是符合 S.M.A.R.T. 原則,尤其講清楚「為什麼」跟他人有密切關係。陳述目標和行動導向(Call To Action)截然不同,有目標但對方不一定知道自己能幫什麼忙,在結尾時要把對方能做的動作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