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念文科就是背誦金句格言,講些高大上不切實際的言論。講了半天不去行動。
仔細想想,很多人陷入不改變的迴圈中,不是因為懶,很多人明明做得很痛苦也還是持續不改變,寧願維持一個不舒服的狀態,也很可能持續傷害自己的身、心、靈也不願踏出第一步。
不行動起身改變不是因為懶,反而是害怕不熟悉的作法,而痛苦的輪迴則給予某種安全感。
被舊習慣困住的人,可能更排斥嘗試新事物。嘗試儘管不代表著痛苦,卻冒著某種風險。有人寧願受苦也不願冒險,畢竟受苦帶來穩定的安全感。
很多善心人士給予建議,對方卻毫無音訊,這可能是一種無聲的表達:這建議對被建議者來說還是太激進了,馬上會覺得做不到而放棄。
這種時候要給予恰到好處的刺激,讓對方慢慢開始不一樣的嘗試,體驗「不同」帶來的美好。
面對這種「讓人感到恰到好處」複雜性問題,文科生的邏輯是重擬問題,不能被提問題的人牽著鼻子走,反而應該無視對方提出問題的思維框架。
通常口中的問題不是客觀事實,而是說話者當下的詮釋。
這讓我想到聽到某對父母與其他人談論自己的小孩缺乏自信。他們鼓勵小孩在課業上持續努力至少拼個前三名,小孩總覺得無所謂不要掉車尾就好。
在父母眼中小孩是對自身沒有信心的,可是同樣的,我們也能說小孩其實信心爆棚,他不願意用台灣的成績排名來定義自己。
兩者說法我認為都對,人們藉由框架來看自以為的事實,以問題來定義問題。
再來,變化如果太大則是老生常談,聽人生大道理會開始行動的機率非常稀少,鐵定比冷氣壓縮機還稀少。
持續嘗試各種微小到幾乎不值得一提的可能性,這就是文科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