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打開社交軟體,就算不去在乎財務自由的關鍵字,跟財富自由有關的廣告還是時不時出現在塗鴉牆上。
財務自由這概念這麼受人喜愛,始終是內容生產的剛性需求:不再為了錢而辛苦工作,不需要為了這個月的帳單焦慮,可以任性地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著心目中理想的生活。
也有那種年紀輕輕就達成一般人所謂的財富自由客觀指標,只是陷入更為焦慮的狀態,也搞砸了自身的親密關係,健康也亮起紅燈。
追求財務自由,不用工作每天在家耍廢的確很好,但追求財務自由的背後更深層的原因其實是想緩解不確定性與各種人生風險帶來的焦慮。
每個月躺在床上就有錢似乎就能緩解不安全感,實際上真的是如此嗎?
我們先撇開追求最高等級的理想生活,以馬斯洛的最底層需求「只想不用工作付得起帳單」層次的焦慮,累積財富資本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可是只有這一種方式嗎?
當專注在解決生存的焦慮,這其實是一個心理框架問題,也就是我們怎麼看世界。要對世界產生正向的解讀,來自肯定自身存在的積極意義,以及自己遭遇事情帶來的價值。有些事情看似是負面的,我們怎麼賦予更高層次的意義是一種融合態度、知識和技能三者的混合能力。
我絕對不是否認金錢的重要性,擁有財富資本的力量讓很多事情做起來很方便,但對「緩解焦慮」本身這件事幫助滿有限的。很多人是生存的焦慮(明明從沒餓過肚子),跟親密愛人相處的焦慮,對自我否定枷鎖帶來的焦慮,這些焦慮砸大錢的效果因人而異,通常都不太好,越賺錢越焦慮越恐懼。不少人是變有錢之後開啟了新一輪的焦慮,其實不快樂也不自由。
用金錢來緩解焦慮效果真的不太好,財富是輔佐實現夢想的工具而不是倒果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