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集各種自由工作難題的系統思考思維模型,經驗萃取成即戰力的企劃、具體錦囊與實用攻略
要成為理想的自己,活出夢想的樣貌,只能靠點點滴滴地「輸出」來改變
要成為理想的自己,活出夢想的樣貌,只能靠點點滴滴地「輸出」來改變

要成為理想的自己,活出夢想的樣貌,只能靠點點滴滴地「輸出」來改變

我一直很羨慕那些有能力邊旅行邊工作,成天待在沙灘上敲打鍵盤寫作,數位遊牧與知識型自雇者,有著時間自由,技能滿點時收入有辦法自己控制,這就是我理想的生活樣貌。

觀察她/他們的生活,聊著她/他們是怎麼做到的,能走到這一步我自己總結一句話:「靠大量的輸出」。

輸出相對於輸入,這兩個詞彙是什麼意思呢?

所謂的輸入,就是把看到、聽到、讀到、聞到、思考到、領悟到的事情記錄下來放到腦海裡;輸出則是把上述的東西整理過後用各種形式表達出來,包含用講的,寫文字、繪畫、唱歌、做出藝術品等等。

回想我們義務到高等教育大部分時間都拿來輸入,上課聽講與讀課本參考書都是輸入,上台講一遍、舉手發言提出論點和寫出文章才算是有效的輸出,輸出基本上是極度匱乏的,只剩做題目與考試讓自己有零碎的印象,一旦沒了考試就忘光光。

簡單地說,當我們看完一本書,找一個人講給對方聽,這就是輸出最基本的型態;去一家餐廳覺得好吃,寫成一篇心得文放在網路上,這也是一種基礎型態的輸出;甚至讀了雞湯文心理勵志書在現實生活中實踐,這也是一種輸出,由於有在現實中實踐,我認為比基礎型態的輸出再高一些。

輸入可增加大腦的情報與知識,但要建構自己獨特系統性的知識宇宙只有靠著大量輸出才做得到。輸出是一種行動,是一種真正落實在生活中的改變,儘管剛開始的差距非常細微到幾乎沒有差別,然而每天為小的差距才能有所成就,就像冰塊在融點之前還是不會融化一樣的道理。

持續大量輸出才會在現實中造成改變。很多人說想改變自己的人生開始看書,讀了一百本書,如果連幾篇心得都沒寫,對世界是不會造成什麼改變的,自己讀的那些書一般人可能過幾天也忘得差不多。

輸入只有大腦世界的微小改變,要在現實生活中真正落實改變,只有「輸出」這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