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留學歐洲多年的朋友,博士論文實在寫不下去想找工作但不知道能做什麼。聊著我們的共同朋友,當年大學玩在一起的時候,人家從大二開始已經在準備高普考,一畢業就考上公務員,現在有穩定薪資有房有車,不禁感嘆年輕時為什麼不務實一點呢?
- 盤點過往經歷,轉化為資源
- 我認為大可不必怨歎,反而應該盤點自身資源去應對生活的問題(我不會把事情美化成挑戰,一點都不浪漫,問題就是問題)
- 朋友的經歷可不是一般閉門苦讀的博士生,他在歐洲的走跳生活可精彩了:妳/你攤開一張歐洲地圖讓他拿個飛鏢射,沒有一座大成市沒有能一起睡的女性伴侶,只要他開口,床的另一側都是溫柔鄉,甚至住下來也無所謂她們可開心了還希望朋友不要走。除了沒機會交手黑人女孩外其他國籍、人種應該都蒐集了。
- 之前在巴黎居大不易,有一陣子實在窮到吃不上飯,還有貴婦、女醫生好心收留,才認識幾個晚上就在問要幫他生幾個混血小孩,跟他移居回臺灣都願意。
- 如果他本人是座港口,那在港內停泊的船隻足以形成一支完整的航母編隊,無疑是亞洲男配洋女界的海軍上將。
- 從朋友的經歷來看好像什麼都沒有,在我眼中卻是一座金礦。過往的經歷是看似什麼都不會,卻是最重要的資源。
- 出社會最有價值的事莫過於讓人們心甘情願掏錢出來
- 雖然提到錢很膚淺,但我們有了錢,講什麼話才有充足的底氣,也有足夠的「認知餘裕」下正確的判斷。
- 我認為用錢去衡量事物有一定程度的公平性;為什麼臺灣好多NGO團體這麼廢,連基本行銷、募款文案都寫不好,自己都吃不飽怎麼能照顧別人?唯一會用的招數可能只剩情感勒索和無來由的道德置高點。
- 談論任何事,就連好好打嘴砲都是有成本的;要論哲學、建築、藝術,那一個領域不是用錢堆出來的「認知餘裕」?不是說一定要成為億萬富翁才有資格談藝術,但至少要吃飽,讓腦袋有吸取足夠的營養吧!沒有清醒的腦袋,每天生活都像在溺水一樣,怎麼可能規劃未來。
- 君不見19世紀地表最強啃老族馬克思都可以嘴砲到有富豪恩格斯長期贊助,讓他可以好好窩在書桌前寫一堆不知所云的東西。
- 不管理念再怎麼崇高,我們都要學會怎麼把別人口袋的錢讓她/他心甘情願地掏出來,前提是不欺騙。讓人願意付錢就是做生意。
- 做生意是人生的必修學分
- 好啦!我知道愛情也是,但這不是本篇的重點。
- 老老實實地把服務交付給陌生人換錢,除了真切體會錢難賺外,更重要的是發現不熟識的人的真實需求;一旦發現他人的需求,嗅到市場商機就是換位思考的開始。
- 無論是被老闆逼著寫企劃書、登門推銷、網路下廣告、做個微電商直播,就會養成反射動作:換位思考到這裡的人們會需要什麼。
- 看到路邊攤販,我們是看到別人賣什麼就跟風,還是發現了其他尚未被滿足的需求呢?
- 不同身份、不同情境,都是不一樣的微宇宙,也是一趟截然不同的旅程與體驗,能看見這些才能做好生意。
- 結論:只要具備洞察他人需求的能力,嗅到一絲尚未被滿足的抱怨,又能提供滿足需求的適當服務,那不管做任何事都能讓眾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