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集各種自由工作難題的系統思考思維模型,經驗萃取成即戰力的企劃、具體錦囊與實用攻略
【下班後上完外面的課總感覺沒什麼收穫,何解?】
【下班後上完外面的課總感覺沒什麼收穫,何解?】

【下班後上完外面的課總感覺沒什麼收穫,何解?】

  • 有陌生網友來信跟我反應說,看到之前我們都上過同一堂課,他覺得我誇大了那堂課的效果,覺得自己根本沒學到什麼,然而我真的覺得自己進步不少,如此進步更能體現在收入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呢?
  • 我初步認為最大的差異來自於「我想成為怎麼樣的人?希望透過課程有什麼樣的改變?」。
  • 話說我是很熱愛上課的人,要論出社會後的上課經驗我相信絕對不會輸。從剛出社會2015年週末去文資學院、2016年的資策會C#班、到現在2021年之間不間斷的線上課程與大小實體課,這幾年的花在學習的費用(學費+書錢)加起來恐怕接近40萬。恐怕只有特別要考證照的才會像我這樣。
  • 帶著問題去上課
    • 一方面,會花錢去上課除了自身興趣、本身喜歡認識新同學交朋友外,最大的因素還是對工作、感情等等層面感到好奇,想要知道更多。比如之前正職工作是企劃,我就很想知道別人是怎麼做的,還有什麼不一樣的想法;最重要的是會碰到大大小小的問題,雖然進步不快,帶著問題去上課,有同學與台上老師可以解答,除了感受到自己並不孤單外,也是很好的備援。
  • 寫下自己想要獲得的改變,反推自己要學的知識與技能
    • 不要一覺得有興趣就要去學。改變就是面對自身課題,用以終為始概念去反推說為了這改變,要去增強什麼。
    • 當然一旦反推回去需要的技能樹與知識背景可能族繁不及備載,我們畢竟資源有限尚未財富自由,只能聚焦在最重要的三件事情上。把想學的刪減到3門課,或是3種技能。
  • 課後設置問題去挑戰自己學到的一切,並寫下心得
    • 上完課後不能只是做摘要式的筆記,因為這些摘要還是屬於老師的經驗與知識體系,還沒變成妳/你自己的。
    • 要變成自己的方式可以透過問自己1至3個問題,用上課剛學到的部份去解。這些問題超出上課範圍都沒有關係,這樣也能知道自己未來會需要的知識邊界在哪裡,然後寫下100到500字心得。字不在多,而是檢討自己是否會舉一反三,會不會用。